2.随着建筑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建筑实施工程质量的要求慢慢地提高。在建筑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需要对建筑施工使用的商砼、商砂浆进行强度试验。而混凝土的抗住压力的强度是通过试验得出的,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方法标准》gb/t50081-2002,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条件(温度20
2℃、相对湿度在95%以上)下,养护至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极限抗住压力的强度,称为混凝土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在测试过程中,要使用到混凝土试模,混凝土试模包括铸铁试模和塑料试模;而塑料试模与铸铁试模相比较,具有重量轻,效率高,价格实惠公道等优点;但是,塑料试模具有的弊端如下:
3.1、在混凝土试模制作的步骤中,需要在塑料试模底部垫纸以防止底部的气孔堵塞,进而导致拆模时,脱模失败甚至塑料试模被破坏的状况发生;
4.2、即使气孔通畅,塑料试模在脱模过程中仍然需要气泵连接气孔,将塑料试模中的混凝土试块吹出;具有操作步骤复杂,脱模成本比较高的弊端。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试模装置,通过设置抽拉分离式结构的混凝土试模,解决塑料试模与混凝土试块间分离难的技术问题。
7.一种混凝土试模装置,包括试模框、设置在试模框底部的抽拉式的分离部;
8.试模框包括外侧壁、隔板和导向槽;其中,外侧壁首尾连接围成边框结构;隔板阵列设置在边框结构中;外侧壁和隔板围合成成型腔,成型腔用于容置混凝土试块;导向槽设置在试模框的底部;
9.分离部滑动设置于试模框的底部的导向槽内,其中,分离部为插板式结构;分离部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用于便于操作者抽拉的手持部。
11.进一步,优选的,在分离部的上表面设置有密封部;密封部为弹性件,并与隔板对应设置。
12.进一步,优选的,密封部为密实橡胶密封部或热塑性弹性体密封部;其中,密实橡胶为三元乙丙橡胶密封部、微发泡密实橡胶密封部或磁性密实橡胶密封部。
17.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试模装置,通过设置抽拉分离式结构的混凝
土试模,完全解决了解决塑料试模与混凝土试块间分离难的技术问题,具有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成本低,施工快捷,节省物力、人力的技术效果。
22.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为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
23.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一定要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在现存技术中,塑料试模为一次成型的整体结构,仅在底部留设一个气孔,在做混凝土试件之前用一小块垫纸把气孔盖住,以免气孔在试块制作的步骤中被堵住。在拆模时将塑料试模反转过来,让底部朝上,用脱模枪对塑料试模的底部气孔打气,将试件取出。拆模完毕后,将塑料试模整理干净,刷上试模脱模油,这样整个混凝土试件的脱模就完成了。塑料试模与铁质试模相比,脱模效率有所提高。但是仍然在脱模环节需要脱模枪等设备,具有脱模繁琐的技术弊端。未解决上述技术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试模装置,通过设置抽拉分离式结构的混凝土试模,解决塑料试模与混凝土试块间分离难的技术问题。
26.图1~图2从不同角度对混凝土试模装置的结构可以进行了整体描述。具体地说,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混凝土试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混凝土试模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7.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试模装置,包括试模框、设置在试模框底部的抽拉式的分离部4;试模框包括外侧壁1、隔板2和导向槽3;其中,外侧壁1首尾连接围成边框结构;隔板2阵列设置在边框中;外侧壁1和隔板2围合成用于容置混凝土试块的成型腔;导向槽3设置在试模框的底部;分离部4为插板式结构,且滑动设置于试模框的底部的导向槽3内;分离部4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用于便于操作者抽拉的手持部5。
28.需要说明的是,在混凝土试模的试模框底端设置插板式的分离部;当需要制作混凝土试块时,将分离部插入试模框底部的导向槽中;外侧壁,隔板以及分离部共同围合成一个仅顶面开口的腔体;而当需要混凝土试块脱模时,将分离部沿导向槽3抽出,使得成型腔的底部镂空,进而时脱模操作简便易行。总之,通过设置抽拉分离式结构的混凝土试模,在避免气孔堵塞导致吹不出混凝土试块的问题的同时,进而保证混凝土试快的稳定性,以解决塑料试模与混凝土试块间分离难的技术问题。
29.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试模装置的应用场景可以为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试验、铁路工程项目施工试验、建筑施工工地工程项目施工试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试验,及各种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水利工程等试验场景中。
30.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每个试模框内设置成型腔的数量可以为1个,也可以每个试模框内设置成型腔的数量至少为3个;也就是说,试模框内设置有多个成型腔;可以为单个或者3个或6个;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若一个试模框内可是设置1个成型腔,则具有轻便易操作的优点;而一个试模框内可是设置3个成型腔,因为砂浆试样的检验标准中,是需要在同一个采样点中,制作3个一组的试样进行仔细的检测。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为符合试件检验测试要求,成型腔的内腔为边长70.7mm的立方体。
的环境下静置24-48小时,或者气温180-250℃时的养护时间只要12-14个小时便可拆模。如果在同一个试模框内设置3个成型腔,这样便提高了塑料试模的周转率。
3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试模框为塑料件,而分离部4可以为钢板件,也可以为塑料件;边框和隔板2为一体成型结构,具体地说由生塑料一次性制成,塑料试模一只空盒的重量只有1公斤左右,即便是加上一块砼也只有10公斤左右,只要一般体力的人就可以搬动二块未拆模的混凝土试块;具有价格低、精度高、使用起来更便捷且不易损坏等优点。
3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加试件的精度;在分离部4的上表面设置有密封部(图中未示出);密封部为弹性件,并与隔板对应设置。也就是说,当需要制作混凝土试块时,将分离部插入试模框底部的导向槽中后,密封部与所述隔板相抵接,进而增加每个成型腔的密封性,进而提高了试件的精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密封部为密实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其中,密实橡胶为三元乙丙橡胶、微发泡密实橡胶或磁性密实橡胶中的任意一种。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手持部5上设有防滑纹路。通过在手持部5上设置防滑纹路或者增加防滑垫,使得实施工程人员可以捏在防滑纹路上握持分离部。
35.1)将分离部4插入试模框底部的导向槽3中,外侧壁,隔板以及分离部共同围合成一个仅顶面开口的成型腔体;对成型腔的内壁事先涂刷薄层机油或脱模剂;
36.2)采集砂浆样本;向混凝土试模装置内一次注入砂浆,用捣棒均匀地由外向里按螺旋方向捶插捣25次,使砂浆样本充满整个混凝土试模装置;
38.4)将混凝土试模装置的分离部抽出,进而将混凝土试件与混凝土试模装置分离,将混凝土试件取下;
4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试模装置,通过设置抽拉分离式结构的混凝土试模,解决塑料试模与混凝土试块间分离难的技术问题。
41.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混凝土试模装置,还可以在不脱离本
的基础上做出各种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确定。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生物医学材料及器械 3.声发射检测技术。
1.数字信号处理 2.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3.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 4.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5.逆向工程技术探讨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