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帅,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建八局套尔河特大桥项目总工程师,参与省部级课题4项,受理授权专利71项,软件著作权2项,获得第36届上海市优秀发明奖银奖,国家级BIM奖9项,国家级QC10项,省部级工法7项,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山东省数字建造技术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山东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创新竞赛二等奖,山东省建设科学技术创新成果竞赛二等奖,中建八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
G228丹东线滨州段套尔河特大桥主桥为128+338+128m混合梁连续刚构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第一跨径混合连续刚构桥”。其中主桥钢箱梁最大节段长127m,宽12.5m,重1100t,国内外无成熟经验参考。
针对项目特点,首创融合现浇、悬浇、悬拼和整体吊装功能的智能吊挂一体机,开发智能化四系统一平台实现全过程数字化管控,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确保毫米级施工精度。创新性地提出四次功能转换技术,实现从托架到整体吊装的无缝衔接,通过构件重复利用优化施工流程。在预制体系方面,开发了轻型装配自锚式台座结构,配套创新的折线先张法系统和预应力装置,大幅度的提高工字梁预制质量。
上述创新为项目顺利建成提供重要技术上的支持,对提高桥梁品质、减少实际工程造价、推动我国大跨径桥梁实施工程技术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蒸蒸日上,驱动全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加速变革。为构建桥梁工程数字化生态圈,推动桥梁工程各环节的无缝衔接、高效协同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数据贯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依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形成新的生产力、竞争力,形成新设计、新建造和新运维,打造规模化数字创新体,带动关联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催生建造服务新业态,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定于2025年5月14日-16日在江苏张家港召开“第七届桥梁工程创新技术论坛暨桥梁数字化转型实践交流大会”,现将相关会议内容通知如下:
1.多源数据融合(BIM+IoT+无人机)与动态仿线.结构设计与分析、健康监测、风工程、多功能桥梁设计;
周 良:全国工程勘测考察设计大师、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资深总工程师
张靖皋长江大桥有六项“世界之最”:世界最大跨径桥梁、世界最高索塔、世界最长高强度主缆、世界最大地连墙锚碇基础、世界最长连续长度钢箱梁、世界最大位移量伸缩装置。
同时,该桥在设计上还有六项“世界首创”:首创超大跨度悬索桥主缆自平衡结构体系,首创超高钢箱—钢管约束混凝土组合索塔,首创超大规模支护转结构复合地连墙锚碇基础,首创热轧L肋隔板连续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系统,首创全桥一体化智能防腐体系,首创智能感知可更换锚固体系。
案例征集为挖掘、推广桥梁建造绿色低碳、智能创新的典型案例,发挥典型案例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分会开展桥梁工程智能建造与运维典型案例推荐工作。获得推荐的案例将在5月15日的第七届桥梁工程创新技术论坛上发布,并颁发相关案例证书。
参会人员各工程建设行业主管部门有关人员;各桥梁施工公司集团公司、指挥部(分公司)总工、工程管理部、科技开发部、安全质量管理部门领导及工程技术人员;各桥梁(道路)工程勘测考察、设计、养护等相关的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从事 BIM 技术探讨研究、科研、高等院校和桥梁专业研究教学人员;信息化产品(机电设施)、软件研发、生产企业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供应商负责人等。
参会费用参会费:2300元/人;分会会员享八折优惠(含会务、餐饮、资料、参观考察等费用;住宿及交通费自理)。






